查爾斯·雷尼·麥金托許活耀於1868~1828年之間~
是蘇格蘭名產之一~
身兼建築設計師、畫家、工藝設計師等身分~~
雖然他在建築設計史上地位重要~
影響其他藝術風格的形成~
但人生沒有特別順利~
許多建築案子因為經費問題而沒有落成~
事業陷入停頓~
所以讓自己放長假~
開始畫起水彩畫~
內容多是花卉~
如果你把這冗長的名稱加上rose當關鍵字~
就可以發現他畫了不少玫瑰~
那些作品也反映他的設計比較簡約~
這在當時是非常具實驗精神的風格~
上流社會的人喜愛非常繁複的古典紋路風格~
因為那些非常費時費工~
正得以顯示說財力狀況~
而麥金托許的作品以白色為基調~
大量拉長的橢圓形與長方形~
並加入附有花卉姿態的曲線在作品中~
當時的英國社會並無特別喜好他的設計~
怪不得人死後其作品才受到重視(誤)~~
所以進入主題上~
這品玫瑰可以相對忍受光照不強的栽培環境~
但非常不耐黑點病~
開花性無庸置疑地好~
好到一直開花結果長不大~
所以為了讓它趕快抽出強健的主幹~
建議抱著若小不忍將亂大謀的精神~
持續摘除花苞一年~
當然也可以選擇嫁接或是偃枝法去逼筍芽~
ps.偃枝法是用在切花栽培上的手段~
很可能是日本人從台灣淳樸農夫上偷學的~
(學校老師說的)
此法透過誘發生長激素而促進生長~
但可能也有加速玫瑰老化的風險~
因為此手段也是一種傷害~
自然生長的玫瑰並不會讓自己枝條反轉指著地板~
由於切花植株通常栽培僅3~4年左右~
便重新以新生幼苗栽培~
所以植株老化的問題就不是那麼重要~
但想要種一盆看一百年的我們不得不慎(恐嚇口吻XDDDD)
圖一.陰天或是寒冷時(寒冷也通常陰天所以是廢話),呈現包子樣,非常可愛,靠近一聞,咦怎麼又是漿糊般的沒藥味,還是看花好了~
圖二.比較溫暖的晴天天氣下就相對沒那麼包子,看起來跟Mary rose頗相似,花徑約7~8公分,花色介於粉紫與粉紅之間,是相當巧妙的色彩,愛心形狀的花瓣更是讓人像卡到陰般地愛上它~~
圖三.由於花瓣豐富,枝條又容易顯得細瘦,所以容易旁倒,雨天時更是容易垂花~
圖四.主幹的型態是直立性大於橫張性,但較細的枝條仍是東倒西歪,種植出筍芽成為主幹之後,植株將比較多點直立程度~~
圖五.刺的樣子,有被嚇到嗎?但是花朵那麼美麗,相信你一定不會介意這點(直到皮破肉綻的那天到來),我想這就是俗語的愛到卡慘死吧(茶)~~
圖六.花雖然美麗,但植物本身需要噴灑藥劑,以維持葉片,否則每逢大雨過後,黑點病將讓植株的葉片脫得精光,植株一旦衰弱,也容易發生枯枝問題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